就医服务

重症医学科

学科概况 ———

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儿科学组组长单位;中国医院协会模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008年专业建立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儿童高级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为国内大中华区主任导师单位,2021年建立国内儿童TTT培训基地,覆盖全国20家儿童专科医院。2013年建立独立的儿童重症模拟培中心。 2021年建立儿童重症医学实验基地。基地拥有独立基础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陆国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十余项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发表和参与国内外共识十余项。

主攻方向 ———

1.多器官功能评价、多器官功能支持。 2.重症感染方向,牵头重症感染多中心协作网,全国近50家单位协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单位。 3.器官移植围术期监护,至今已经开展肝、肾、心等围术期管理。 4.儿童神经重症监护

专科情况 ———

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小儿急救中心。医疗设备投入5000万,配置吊塔(50台)、各类呼吸机(45台,高频、BIPAP、转运)、监护仪(80台),Terumo输液泵(200台)。配有床旁脑电、肌电、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亚低温和脑氧测定(TASH-100),纤维和电子支气管镜(即将开展气管支架技术)、肺功能监测、一氧化氮吸入、全自动气道清理系统、PICCO有创(2台)和ICON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7台)、体内外起搏与除颤仪,血栓弹力图、胶体渗透压,床旁重症B超(6台)和X线、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ECOS:CRRT 7台、ALSS、ECMO 7台等)等各类监护与治疗设备。独立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床旁脑功能监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CRRT、ALSS及ECMO技术。危重症救治总体病死率低于5%。是重症医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现任主任博导陆国平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委会儿科学组组长单位,是国家儿童脑死亡判定副主任单位,儿童ECMO培训基地。专业目前拥有急诊与重症医学专科医生22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行政主任1名,行政副主任2名,主任助理1名;护理人员150名(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3名,专科护士10名)设立专职培训和科研人员。近50%的医生曾在加拿大、美国、瑞典等地学习。年急诊量25万余人次、急诊留观病例2万余人次;重症监护室(ICU)日收治量40-50例,年收治1600余人次; 专业与上海市急救中心(120系统)合作,拥有覆盖华东六省的“院际转运-急诊-ICU”救治体系,转运范围覆盖上海为中心1000km内大型城市,包括浙江、江苏、江西、山东、福建及安徽部分城市,实行ECMO转运,形成标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SOS国际国内转运签约合作单位。 急诊面积3600m2,按国际标准建设急诊抢救室,体现了先进、全面、系统、规范的急救系统,国内率先实行国际规范的CTAS标准五级分诊制度(2013年),拥有系统的儿童意外伤害(含创伤急救)救治系统,建设有上海市意外伤害防止体系,大力发展防治急救体系,创伤急救系统(含Trauma Center)、急诊清创室、急诊过渡病房、急诊留观室。配有内科急救、外科急救、骨科急救等各类危重急救条件。 重症医学科(ICU)为30万级层流病房,监护床位35张(实际开放55床)。年收治量1600-1800人;CRRT200例。配有床旁脑电、肌电、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亚低温和脑氧测定(TASH-100),纤维和电子支气管镜(即将开展气管支架技术)、肺功能监测、一氧化氮吸入、全自动气道清理系统、PICCO有创和ICON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体内外起搏与除颤仪,血栓弹力图、胶体渗透压,床旁重症B超和X线、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ECOS:CRRT、ALSS、ECMO等)等各类监护与治疗设备。独立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床旁脑功能监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CRRT、ALSS及ECMO技术,完全满足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标准。全面开展多器官功能支持技术(MOST)和肝肾移植技术。建立危重症医院重症感染管理系统和20家儿童专科医院参加的ICU细菌耐药网(CHIPS,2020)。2009年开始承担器官移植围术期监护工作,至今已经开展肝、肾、心等围术期管理。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儿童重症医学论坛”,“儿童脑损伤和脑死亡学习班”,“儿童生命支持培训班”等。 专业建立有独立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儿童高级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该中心是国内儿童医院中设施最齐备、 最先进,符合国际模式的儿童高级培训中心,主要从事新生儿窒息复苏(NRP)、基础生命支持(BLS)、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儿童创伤急救(PTLS、筹建中)、高仿真模拟教学(Simulation)的系统培训,为国内大中华区主任导师单位,分别具备AHA授权的BLS和PALS 的Provider和Instructor证书,中心获得授权进行上述两证的颁发,面向全国培训和合作进行分中心建设和培训。2017年获得AHA模范中心(RTC)。2012年起开展儿童急重症模拟教学,已经建立了50余项目模拟教学课程,包括气管插管、骨髓输液、除颤、氧疗,惊厥、呼吸困难,严重脓毒症、ARDS、儿童多发伤,纤支镜、连续血液净化和ECMO技术模拟教学项目;与瑞典卡洛琳斯卡大学ECMO中心合作建立儿童ECMO模拟教学培训基地。2022年起举办模拟导师培训项目(TTT),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独立承办的儿童TTT培训基地,覆盖全国20家儿童专科医院。 专业有儿童重症医学实验基地。主任为陆国平教授,CO-PI周玉峰教授,基地拥有独立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陆国平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十余项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复旦大学985及211项目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学科等课题等多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是博士硕士培养点,接受博士后培养。多次获得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完成《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临床技术》(2016)、《儿科急症医学》(2022)、《儿童机械通气》(2023)等书籍。推动了我国儿童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 专业重视文化建设和就医环境建设,不但重视硬件的软件建设,更重视人性化管理。重视病人就医体验,注重美化病床环境,增加卡通图案;强化镇静镇痛,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完善病儿家属探视,促进儿童安全和降低紧张;减轻家属忧虑。

人才梯队 ———

专业目前拥有急诊与重症医学专科医生22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行政主任1名,行政副主任2名,主任助理1名;护理人员150名(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3名,专科护士10名)设立专职培训和科研人员。近50%的医生曾在加拿大、美国、瑞典等地学习。

获奖情况 ———

1984年-上海医科大学“三八”红旗集体 1995年-上海市模范集体 2004年-复旦大学校长奖 2010年-卫生系统迎世博工作优秀班组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杰出培训中心 2014年-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2014年-儿科医院优胜科室 2014年-儿科医院文明窗口 2017年-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 2017年-工人先锋号 2021年-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科室介绍 ———

夏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拥有“院际转运-急诊-ICU”救治体系,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小儿急救中心
。专业目前拥有急诊与重症医学专科医生22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行政主任1名,行政副主任1名;护理人员120名(护士长2名,专科护士8名),近50%的医疗人员曾在加拿大、美国、瑞典等地学习。年急诊量20万余人次、急诊留观病例2万余人次,重症监护室(ICU)年收治1200余人次;中心全部医疗设备直接投入3500万元,拥有国内领先的硬件建设,可满足各类外科监护、重大创伤急救、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和脏器移植监护,是国内唯—一家能够进行肾脏替代、人工肝替代、心肺体外循环(ECMD)的单位。危重症救治总体病死率接近6%:是上海市重症手足口病和H1N1救治主要定点单位。是重症医学硕士和博士培养点。现任主任陆国平教授,副主任陆铸今教授。综合学术地位:国内前3位。
专业与上海市急救中心(120系统)合作,拥有院际危重儿童转运系统(转运手机:18017591034),转运范围覆盖上海为中心500km内大型城市,包括浙江、江苏、江西及安徽部分城市,年儿童危重症转运100例。能够携带儿童转运呼吸机、急救设备展开所有危重症儿童远程转运,形成标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BISS)。成为上海市和周边地区唯一的危重症转运网络单位。
急诊面积3600m2,按国际标准建设急诊抢救室,体现了先进、全面、系统、规范的急救系统,拥有符合国际规范的标准五级分诊制度,确保了急诊安全,加强了意外伤害病例救治系统,获上海市意外伤害防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大力发展了防治急救体系,创伤急救系统、急诊清创室、急诊过波病房、急诊留观室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心脏急救高级培训系统。配有内科急救、外科急救、骨科急救等各类危重急救条件。并建有上海市意外伤害防止体系,创伤急救中心(Trauma Center》,达到卫生部急诊科建设和管理标准。
专业建立有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儿童高级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该中心是国内儿童医院中设施最齐备、最先进,符合国际模式的儿童高级培训中心,主要从事新生儿室息复苏(BTF)、基础生命支持(BIS)、儿童高级生命支持(FAIS)、儿童创伤急救(PTIS、筹建中)、高仿真模拟教学(Simlation)的系统培训,分别具备AA授权的BIS和PAIS的Provider和Instructor证书,中心获得授权进行上述两证的颁发,面向全国培训和合作进行分中心建设和培训。
重症医学科(ICU)为30万级层流病房,监护床位21张(实际开放25-30床)。医疗设备投入3500万,配置吊塔(21台)、各类呼吸机(45台,高频、BIFAP、转运)、监护仪(35台),Teruno输液泵(100台、血泵4台)。配有床旁脑电、肌电、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亚低温和脑氧测定(TASH-100),纤维和电子支气管镜(即将开展气管支架技术)、肺功能监测、一氧化氮吸入、全自动气道清理系统、呼气末C02,PICCO有创和MI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体内外起搏与除颤仪,血栓弹力图、胶体渗透压,床旁B超和X线、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CRRT、ALSS、ECNO等)等各类监护与治疗设备,独立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床旁脑功能监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CRRT、AISS及ECHO技术,完全满足卫生部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标淮。
专业有儿童重症医学实验室,主任为国内知名孙波教授。年招收研究生3-5名。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口B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基金、复旦大学985及211项目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重点学科等课题以及中加高级急救培训项目等多项国际合作科研、培训项目,并多次获得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