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服务

精神心理科

学科概况 ———

科室立足临床,坚持临床,致力于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重视教学和科研。20多年来,在上级部门、医院支持和国内外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科室获得飞速发展,取得不俗成绩,2019年儿科心身医学入选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经过学科建设,科室人员临床诊治能力不断提升,科室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受到同行和患家的一致认可,科室也是医院六大临床中心之一儿童保健与康复中心的重点建设科室。科室成员在国内和上海30多个学术机构任职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学组副组长、秘书等职务,如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少年精神病学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协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学组全国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分会全国委员等。

主攻方向 ———

多年来,科室在高鸿云主任、朱大倩主任和孙锦华主任的带领下,已形成科室自身的专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在注意缺陷与多动性障碍(简称多动症)、孤独症(也称自闭症)谱系障碍、抽动障碍(简称抽动症)、喂养困难及进食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自伤行为以及慢性疼痛、心因性呕吐等心身疾病、躯体疾病伴随的情绪症状、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开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医教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在国内率先开展抽动症的心理干预和多学科诊疗模式探索,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一些患者的预后。

专科情况 ———

科室当前设有10个专病门诊。牵头成立了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喂养困难及进食障碍、慢性疼痛障碍等四类疾病的多学科联合MDT门诊,并开展儿童期常用心理测试项目包括智力测验、学习困难评估、注意力测验、儿童心理发育评估、孤独症评估、情绪评估、抽动症状评估、个性测试及个体精神症状和行为等系列评定,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服务,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对部分有需求的孩子,开展沙盘游戏心理治疗、创造性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等,并开展父母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人才梯队 ———

科室当前有员工26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兼硕导3名,医师11名,专职心理治疗师12名,护理人员1名,文员2名。团队人员大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4名,硕士15名。科室不断壮大,已形成了一支以精神医学、心理学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充满活力、茁壮成长的年轻队伍,获得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人才项目1项。

获奖情况 ———

科室在上级部门和医院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在兄弟同行指导下,获得许多荣誉和奖项。如2019年,科室ADHD医教结合项目荣获“2019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最具示范案例”,展现了科室在提升ADHD治疗服务质量上的创新与不懈努力的成果。2023年11月19日,科室高鸿云教授荣获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和《新英格兰医学医学前沿公众号》共同主办的首届“医学的温度”医学人文征文一等奖,也是国内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作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Eric Rubin教授亲自为其颁奖。2012年由高鸿云教授编导、孙锦华和丁强表演的科普视频《心身演义-双簧》获得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精神心理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

科室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