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晚18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门静脉海绵样变、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突发下消化道出血,经药物止血、输血、扩容补液等对症治疗后,患儿依然有鲜血便排出,血红蛋白从80g/L跌至40g/L,并出现了呼吸循环衰竭表现。情况十分危急,已经结束白天忙碌工作的消化科唐子斐副主任医师接到抢救室电话通知后立刻从家返院,与重症监护室陈伟明副主任医师、普外科陈功主任医师多学科讨论后,考虑患儿出血已危及生命,需立刻止血,可先尝试急诊内镜下止血,必要时再外科手术。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后,一切准备就绪,唐子斐医师技术娴熟的通过胃镜寻找到出血点,出血因十二指肠降部粘膜下动脉破裂所致,她沉着冷静地成功夹闭此出血动脉,反复观察十二指肠、胃腔无活动性出血后拔出胃镜,整个手术过程止血迅速、效果立竿见影,不到45分钟就把患儿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无独有偶,当晚23点,儿科医院急诊来了一位面容痛苦、误吞鸡骨头的患儿,家属十分着急、不知所措。通过检查,发现有鸡骨头滞留在食道。
因一些锐利的或有腐蚀性的消化道异物,如鱼刺、钉子、骨头、纽扣电池本身的特殊性,非常容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故接诊医生立刻联系消化科黄瑛主任、普外科董岿然主任、医务科柳龚堡主任并进行多学科讨论,充分评估相关风险后,考虑优先胃镜取出。时间刻不容缓,彼时已返回家中的唐子斐医师毫不犹豫地再次赶往医院,与同样无怨无悔返岗的胃镜室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成功在内镜下将鸡骨头从食道上段取出。术后,再次观察食管粘膜无明显破损,患儿食道异物感症状明显改善,唐医生仔细告知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家属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激动表示感激之情,连称“医者仁心,扶危救难”。
消化科黄瑛主任说道:“穿暗巷、走远路,医学事业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消化科将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充分的应用,使危重患儿在最快时间内获得全方面、个体化的诊治,凭借多年的医学诊疗技术为患儿减轻病痛,是消化科医护最大的追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始终本着“一切‘胃'了孩子,共筑健康‘肠'城”的宗旨,秉承医者初心,“医”心守护患儿。